金相显微镜价格 生物显微镜价格 体视显微镜价格

金相显微镜-显微镜

本站搜索

维生素 B12 缺乏性贫血原因?深入研究维生素 B12 缺乏性贫血!

信息分类:生命科学资讯    作者:YIYI发布 

分割线

返回上一级目录
维生素 B12 缺乏性贫血原因?深入研究维生素 B12 缺乏性贫血!




维生素 B12 缺乏性贫血:恶性贫血∣Anemias of Vitamin B12 Deficiency:Pernicious Anemia


维生素 B12 减少、叶酸缺乏、或对维生素 B12 或叶酸治疗没有反应都可造成“巨母红血球性贫血”。“恶性贫血”是维生素 B12 缺乏的重要原因。恶性贫血和其他“维生素 B12 缺乏性巨母红血球性贫血”不同的是,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的原因是萎缩性胃炎合併无法产生内在因子(IF)。

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
维生素 B12 是一种複杂的有机金属化合物,称为“钴胺”。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维生素 B12 的需求完全依赖饮食中的动物制品。微生物是食物链中钴胺的最终来源。素食或延寿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必需营养素。人体每天的需求量为 2-3 毫克,而正常均衡的饮食所含有的量较多。体内的最大储存量可以使用好几年。

维生素 B12 的吸收需要“ IF ”, IF 和盐酸一起从“胃底黏膜”的壁细胞分泌而来。维生素在胃的酸性环境中,可藉由“胃蛋白酶作用”被释放出来。之后与亲钴蛋白( R 结合子)的“唾液维生素 B12 结合蛋白”互相聚合。在十二指肠中,“ R- 维生素 B12 複合体”被“胰脏蛋白酶作用”分解,释出维生素 B12 即与 IF 结合。“ IF- 维生素 B12 複合体”被运送到迴肠,黏附在迴肠细胞上的“ IF 特异受体”。维生素 B12 接着经过细胞膜进入黏膜细胞。血浆蛋白(转钴胺素 II )将其从细胞中取出,它能把维生素 B12 运送到肝脏以及体内的其他细胞中,尤其是骨髓和胃肠道黏膜内覆层的“快速增殖库”内。

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
“饮食不足”是维生素 B12 缺乏最常见的原因,不过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才会消耗殆尽而出现缺乏症状。当胃酸缺乏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时(常见于老年人),维生素 B12 不易从蛋白结合型中释出。当“胃切除”或有“恶性贫血”时,体内没有 IF 运送维生素 B12 到迴肠。胰脏外分泌功能丧失之所以会发生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是,维生素无法从“ R- 维生素 B12 複合体”中释放出来。“迴肠切除”或“瀰漫性迴肠疾病”会移除或损害“ IF- 维生素 B12 複合体”的吸收。“绦虫感染”会抢夺体内营养,也可导致维生素缺乏。在某些情况下(例如妊娠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散播性癌症),会增加对维生素 B12 的需求,此时就算饮食吸收正常也会造成维生素相对缺乏。

维生素B12的生化功能
“甲基钴胺”是“甲硫氨酸合成酶”的必要辅因子。在“高半胱胺酸”转变“呈甲硫氨酸”的过程中,甲基钴胺释出甲基,再从 N5- 甲基四氢叶酸中生成(此为血浆中叶酸的主要形式),之后便转变为四氢叶酸(FH4)。 FH4是“去氧尿嘧啶核苷单磷酸盐”转变为“去氧胸腺核苷单磷酸盐”时所必须的。

缺乏维生素 B12 时,因“四氢叶酸”功能衰退(被“ N5- 甲基 FH4 ”困住)而使 DNA 合成受损。除了四氢叶酸被困在甲基化形式之外,“内源性叶酸盐缺乏”也可因无法合成叶酸盐之具代谢活性的“多麸胺酸盐”而引起。“叶酸多麸胺酸盐”的合成需要“甲硫氨酸”的“单碳甲酸盐基”,而甲硫氨酸是由依赖维生素 B12 的反应所产生。在给予病患叶酸之后,可改善因“维生素 B12 缺乏”所引起的“巨母红血球性贫血”,但却无法改善神经系统缺损,所以内在的叶酸盐缺乏和神经系统併发症可能无直接关联。

此外,“钴胺”还涉及“甲基丙二醯辅酶 A ”变成“琥珀醯基辅酶 A ”的同分异构作用。此作用需要“腺苷钴胺”作为“甲基丙二醯辅酶 A 变位酶”的辅基。维生素 B12 缺乏,会导致“甲基丙二酸盐”浓度增加,使其以“甲基丙二酸”的形式排泄于尿中。“琥珀醯基”途径的中断,使甲基丙二酸盐和丙酸盐(一种前质)的浓度增高,造成异常脂肪酸的形成,且可能併入神经元脂质。此生化异常可能促使“髓磷脂”分解,因而引起维生素 B12 缺乏症的某些神经系统併发症。

恶性贫血

发生率
“恶性贫血”较盛行于北欧血统,但它也可发生在所有的种族族群,包括黑人和西班牙人。恶性贫血属于约 40-80 岁较高年龄层的疾病。可能和遗传有关,但原因未明。病患可能有形成自体抗体的传倾向遗。

致病机转
恶性贫血可能导因于胃黏膜的免疫介导(可能是自体免疫)破坏。而产生“慢性萎缩性胃炎”的特征,包括壁细胞减少、淋巴球和浆细胞浸润、以及黏膜细胞出现类似红血球系先驱细胞的核变化等。许多恶性贫血病患会出现三种抗体。(1)约四分之三的病患有第一型抗体,它可阻断维生素 B12 与 IF 的结合,因此称为“阻断抗体”,可在血清和胃液中见到。(2)第二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防止 IF 或“ IF- 维生素 B12 複合体”与迴肠的受体结合。(3)第三型抗体存在于“胃壁细胞微管系统”的微绒毛中,可在 85-90% 的病患身上发现。此“壁微管抗体”对抗胃质子唧筒的 α 和 β 亚单位。壁微管抗体不只存在于恶性贫血或是其他的自体免疫疾病,它们还会出现在高达一半以上与恶性贫血无关的“特发生慢性胃炎”的老年病患。它们可能是胃伤害的结果,而非病因。

虽然研究认为恶性贫血是导因于自体抗体,但至今尚未证实。研究认为是“自体反应性 T 细胞反应”引起胃黏膜伤害,然后再引起自体抗体形成。这些抗体伤害上皮,在分泌 IF 的细胞团减少到某阀值以下(当储存的维生素 B12 被大量消耗)时,而产生贫血。恶性贫血与“自体免疫甲状腺炎”和“肾上腺炎”相关,研究认为自体免疫疾病的可能性很高,所以罹患其他器官特异性自体免疫疾病的病患,会有产生对抗 IF 之自体抗体的倾向。
本文由出自上海光学仪器厂,转载请注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