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銲道从液相冷却到室温之
过程中,第一个形成的相为晶界肥粒铁。因为晶界为容易扩散的路径,
所以它成核在柱状沃斯田铁晶粒之晶界上,形成连续之肥粒铁层,观察得到验证。而生长在原
沃斯田铁晶界上之晶界肥粒铁继续朝着最大温度梯度方向成长,
随着温度的下降到一定的程度,肥粒铁层也变的越来越厚,其扩散成长率会急速下降,最后达到一个极限。
此时,残留之沃斯田铁会开始相变态成费德曼肥粒铁
或针状肥粒铁。而当介在物密度多于沃斯田铁晶界成核位置时,会使针状肥粒铁阻碍费德曼肥粒铁之成长,
使针状肥粒铁佈满整个銲道,从图 2 可看出此情形。目前,有结果验证介在物本身的不均质性是针状肥粒铁异质成核
的主要原因。
存在许多硫化锰之介在物,也可再次说明为何针状肥粒铁多于费德曼肥粒铁。
当冷却温度低于 500°C 时,大部份沃斯田铁会消失殆尽,剩下之沃斯田铁会相变成麻田散铁或是波来铁,而本
研究为高入热量电渣銲接 (入热量介于 850 kJ/cm 至 980kJ/cm 之范围间),使得銲道中央之尖峰温度 (peak
temperature) 高,再加上銲道中心降温速度慢,
所以出现波来铁的机率远远高于麻田散铁之生成,
观察针状肥粒铁组织,此组织排列呈现交错重叠的情形,换句话说,此组织在异质成核之过程,沿着许多不
同方向成长,阻止銲道破裂的延伸与传递,进而增加了銲道的强度与韧性等机械性质,
针状肥粒铁相对于晶界肥粒铁与费德曼肥粒铁可以提高较高的
韧性,因此针状肥粒铁显微组织存在对銲件的衝击值有正面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