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囊菌目: 主要分为三类。
第一类为 Botryosphaeriaceae 科。子囊棍棒状有明显的柄。子囊孢子绝大部分无
隔膜且为无色。通常有隔膜明显的假隔丝。若假囊壳聚生、子囊孢子较大、无性
世代为Diplodia 类的,则为Botryosphaeria 属。若假囊壳单生、子囊孢子小于 25μm
长,而无性世代为Phyllosticta,则为Guignardia 属。
第二类为 Dothideaceae 科。主要特征为子囊座内有许多个腔,而每个腔有许多子
囊,如图 3。假隔丝有明显的隔膜。子囊长椭圆形或接近卵形。主要病原菌属为
Scirrhia (子囊孢子无色具一隔膜)。
第三类为 Dothioraceae 科。假囊壳顶端扁平。子囊椭圆形至棍棒状,着生于宽的
子实层,或簇生于一基点。无假隔丝,但子囊间有丝状之细胞,为子囊座在子囊
形成过程之残留。子囊孢子无色至淡褐色,无隔膜至多个隔膜。主要包含有病原
菌种类之属为Delphinella,Discosphaerina,Dothiora,Sydowia。
Mycosphaerellales: 假囊壳埋生。无假隔丝。子囊近卵形,几乎无柄,簇生于一
基点(所以呈扇形排列)(图 2D-F)。子囊孢子无色,一至多个隔膜,孢子椭圆形,
且大多顶端宽而底部较细。主要病原菌属有: Cymadothea,Microcyclus,
Mycosphaerella,Sphaerulina。
Myriangiales: 其子囊座表生,内有多个腔,而每一腔内仅有一子囊,所以当然
无假隔丝,子囊散布在子囊座内,如图2C 的形态。子囊近球形,无柄。子囊孢
子颜色为非常淡的褐色。病原菌属有Uleomyces 及Elsinoë,其中Elsinoë 之子囊
座退化为薄薄一层,以至于子囊看似排列在一平面上。
Pleosporales: 子囊果之形态为假囊壳,多腔子囊座。假隔丝明显。所
含之各科变异非常大,可分辨的主要特征如下: (其中Didymella 孢子无色,一隔
膜,科地位仍未确定)
Cucurbitariaceae: 假囊壳紧密的聚生,甚至其侧壁相互结合,常有非常宽厚
的基部。构成假囊壳壁之细胞在切面上可见到类似植物厚壁细胞之厚壁形态
(称之为 scleroplectenchymatous cell)。子囊长圆柱形。子囊孢子褐色,一至多
个隔膜,或有纵隔膜。主要之病原菌属为 Gemmamyces。
Leptosphaeriaceae: 假囊壳单生。构成假囊壳壁之细胞有类似植物之厚壁细
胞。子囊短柄。子囊孢子二至多个隔膜,淡褐色至深褐色。 Leptosphaeria,
Ophiobolus。
Lophiostomataceae: 假囊壳多为埋生,多多少少会与植物形成盾状体。子囊
孢子主要为无色,常常具有外套膜或附属丝。主要之病原菌属为 Massarina。
Phaeosphaeriaceae: 主要着生于禾本科之茎上(除Eudarluca 为锈病菌寄生菌
外)。假囊壳的外壁相当薄。子囊孢子具隔膜,大多为褐色。主要之病原菌属
有: Eudarluca,Ophiosphaerella,Paraphaeosphaeria,Phaeosphaeria。
Pleosporaceae: 假囊壳的壁一般较厚,由相对较大的细胞所构成。子囊一般
为长圆柱形(而Leptosphaerulina 为椭圆至卵形,Pyrenophora 为短椭圆形)。
子囊孢子无色至褐色,一至多个隔膜,或有纵向隔膜。主要之病原菌属有:
Cochliobolus,Leptosphaerulina,Lewia,Pleospora,Pyrenophora,Setosphaeria。
Venturiaceae: 假囊壳单生或紧密的聚生而结合在一起。子囊椭圆至卵形,几
乎无柄。子囊孢子具一隔膜,孢子椭圆,大多顶端宽而底部细,无色或黄褐
色。主要之病原菌属有: Apiosporina,Coleroa,Venturia,Xenomer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