烃源岩显微荧光分析是有机岩石学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,其研究成果广泛
应用于烃源岩油气评价中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率。具体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方面:
研究显微组分特征与成因
普通反射光主要有利于研究有一定反射能力(R,>0.20%)的显微组分(如镜质组与
惰性组),而对于低成熟阶段丰富多采的壳质组、藻类组分辨力差,但荧光强度正补偿了这
种不足,成为鉴别富氢显微组分的最佳手段。下面简单引征荧光技术在烃源岩显
微组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代表性成果。Teichmuller (1974)在荧光
显微镜下鉴定出了
三种新的显微组分:渗出沥青质体、沥青质体与荧光质体;并发现了油滴、油膜、牛顿环等
重要油气生成与运移的现象;提出了微粒体是由富氢类脂物排出油气后的残渣次生成因
的。Otten jann等(1982)发现了镜质组的荧光性质,并提出将其分为原生荧光与次生荧光
两类(图1-7)。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腐泥镜质组、富氢镜质组或降解镜质组的概念
(Mukhopadhyay等,1985;肖贤明等,1990d),Senftle等(1987)将透光下划分的无定形干
酪根划分成两种显微组分:荧光无定形体与无荧光无定形体。肖贤明等(1990a)根据荧光
强度与荧光变化特征将荧光无定形组划分成藻类无定形体、菌解无定形体、粒状无定形体
等五种成因类型(图版i),并在中国陆相烃源岩中鉴别出了一种新的显微组分—动物
软体;Stach等(1982)在褐煤中发现了叶绿素体;Teerman等(1987)提出将树脂体根据荧
光特征划分为五类的观点;Grayson (1981)发现在荧光激发下富氢干酪根的“液化”作用;
肖贤明等(1991b)以荧光研究为基咄提出了烃源岩显微组分成烃作用分析的动态模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