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擦系数的计算值和观察值之间出现的差异,可用接合
点的生长现象来加以解释,即在切向曳引力的作用下,实际
接触面积出现了横向的增长。姆法来和塔博尔都用钢在铟上
滑动,由于铟具有较小的加工.硬化的影响。派克和哈斯他们
用铅来做试验后指出,在切向曳引力的作用下,一开始引起
接触点的微量位移,一般说来,这种位移只是沿着水平方
向。在垂直载荷与切向力的联合作用下,接合点的微量位
移,在出现宏观的滑动之前,已大规模地发生了。
不足是由于不同材料之间,尽管它们可髓具有相近的机械性
能,但它们引起滑动所需的切向力却往往是不相同的。麦切
林和杨开指出,摩擦力的大小是取决于金属对固相焊接能力
的接合点增长能力,它可用表面吸附功对较弱材料的强度比
值来衡量。拉宾诺维奇用两个相互作用表面的吸附功E来
解释摩擦现象,并得到摩擦系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一致
的结果。
粘滞——滑移现象
在滑动状态下,平稳的运动却得不到平稳的摩擦力。当粗
糙微体相遇而吸附,进而形成接合点时,就产生较高的摩擦阻
力。若外力将接合点撕裂,则出现滑移现象,并使摩擦力趋于
零。先是粗糙微体的粘滞,接着产生分界面的滑移,这样交替
进行,就形成粘滞——滑移现象。它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载荷的
作用下,不同材料组成的滑动过程中。由相同金属材料组成的
摩擦副,其摩擦力也有很大的波动,但比较缓和并很不规则。
摩擦的影响,也深入到离表面一定深处的材料内部,所
以相互作用的摩擦副的机械性能,也将影响到表面的力学性
质,不同金属在钢上滑动的试验指出了滑移与材料熔点间的
依赖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