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人联想起见于杂砂岩基质中的成岩交代作用。混碛岩中的
分层可能是由于岩屑的分异富集,或由于混碛岩中的颜色条
带显示出来的。某些混碛岩与其他岩性呈互层,不过大部分
趋于无构造。岩屑可能显示出由原始沉积过程造成的优选方
位。岩屑长轴一般向冰川上游倾斜,但在许多较老的岩石
中,组构已被构造或变质作用所改变,因而很难
测量,因为
在坚韧的岩石中原地岩屑的形状是无法辨认的。
在磨圆度方面,岩屑在某些混碛岩中以棱角状占优势,
而在另一些混碛岩中大部分为近圆形或圆形。在前者,这种变
化归因子盆内的衍生,在后一种情况下则是由盆外侵蚀造成
的。对于这一论点的支持来自这样的事实。可辨认的来源于盆
内的岩屑趋向于比来源于更远处边缘的外来岩块棱角更多。
在许多混碛岩系列的较新岩层单位中,磨圆的岩块是十分丰
富的,这样一个观测意见可由冰在较早的冰川沉积之上重新
推进来解释。由冰川在河床上研磨而产生的岩屑刻面常有报
道。因而混碛岩中许多平坦岩块可能是基岩沿层面或节理面
破碎形成的,但具有擦痕刻面的岩块比例很少在描述中提
到。与可能有许多不同成因的刻面岩块或五角形岩块相比,
擦痕的存在似乎是更加可靠的标准